欢迎访问 张掖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
基层法院: 甘州区 | 肃南县 | 民乐县 | 临泽县 | 高台县 | 山丹县
经验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智慧用人

――参加北大法学院领导素能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学习体会

来源:高台法院 作者:院长 龙军 副院长 张正权 责任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0/10/25 16:50:42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2010年9月23日至10月5日有幸参加了由市中院组织的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举办的法院领导素能提升高级研修班,学习期间,聆听了来自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的教授学者们就中国的法治态势、领导艺术与交际艺术、物权法、民事证据运用的程序、领导交际礼仪等方面的讲座,深受启发与感染,特别是有关领导艺术与用人方面的内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法院领导,听了教授的讲座后,对于用人及人力资源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此写下一点心得体会,与同仁们共勉。
  毛泽东有句名言:“在路线、方针、政策决定之后,人就是最宝贵的因素。”管理家也说,一个单位的最大资产是人。
  人力资源是现代社会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是生产关系各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社会的一切活动都要由人来操作,由人来指挥。因此,现代社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潜能发挥的竞争。说到底,在现代社会,谁拥有了智慧人才,谁充分地发挥了人才的最大潜能,谁就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谁就会拥有光辉灿烂的明天!人才是重要的,而有效地管理好人才,智慧地用好人才,则是更重要的。
  智慧用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优秀人才的识别、选拔、使用、培养,一方面是全体人员潜能的合理配置和挖掘。优秀人才只是全体人员中的一小部分,但他们永远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般群众虽然是“芸芸众生”,但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潜能却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往往决定着一个单位的兴衰成败。因此,作为现代人事管理,作为智慧领导者,无论是对优秀人才还是对一般人员,都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的人员录用和使用上,而应把重点放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激励并重上,即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创造最佳的人事环境,培养融洽的家庭气氛,积极推行民主管理等等,以此来激发全体人员的主人翁精神和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最大潜能。
  智慧用人,领导自身素能非常重要。要实现智慧用人,要理解现代人事管理的精髓,领导者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懂得与人交往的艺术;其次,必须掌握用才之道,知道怎样识才、怎样用才、怎样留才:再次,还必须善于挖掘每个人的潜力,精诚给予每一个人必要的心理帮助,以及使得每一个人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工作。具体来说,智慧用人应注重“六有”。
  一、有爱才之心
  要延揽人才,首先要爱护人才,绝对不能今日用得着就另眼相看,明日用不着就弃之如敝履,特别是有妒贤嫉能之心的人,本身就不配当领导。美国汽车界巨子李·雅科卡在他的自传《反败为胜》一书中,非常痛心地批评了福特汽车公司的亨利,指出亨利有一个极大的恶习,就是不喜欢任何人超过他自己。因此在亨利当政期间,许多杰出的人才不是彼他扫地出门,就是自动辞职另找门路。这种为渊驱鱼、为丛逐雀的政策,只能是挖自己的墙脚,不会有任何好处的。
  二、有识才之眼
  用人应先会识人。善于识别人才者,自身必定也是个人才。不同的事业,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的人才。战争年代需要军事人才,和平时期渴望建设人才。识人要识别不同类型的人才,要具备从良莠混杂的人群中识别人才的本领,做到观察敏锐,眼力深邃,看人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不计较一时过错,不纠缠历史旧帐,不苛求完人。人各有长,只不过有方向之别、大小之分,有的人富于管理才能,若要他从事科研,势必一事无成;有的人工作勤恳,堪称劳动模范,但所见不多,所知甚少,若委以大任必然难以承受。善于识才必须破门户之见,杜绝凭个人好恶、亲疏恩怨去选人识才。智慧领导者应该具有睿智卓识的眼力,做到识人准,用人当,识其贤愚,端其良秀,让藏龙腾飞,卧虎猛跃。
  三、有求才之渴
  智慧领导者能够认识到,个人的精力能力毕竟有限,特别是在各种知识日益专业化、精深化的今天,任何人无论怎样精明强干,也不可能样样明白、事事通晓,身边没有几个能人干将,也是身孤力单,难成大业。古代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在当政的十四年中,出于真诚而强烈的求才之渴,陆续颁发了四道求贤令,一反当时选官标准注重出身门第的世俗观念,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悟出了建功立业必须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道理。将大批猛将谋臣聚集在自己身边。曹操成功的川人实践为古今史家所肯定,有此求才之渴,是出于对人才价值的深刘理解,具有强烈的人才意识,既有爱寸之心,又有识才之眼,自有求才之渴。
  四、有容才之量
  人有其长,也有其短。从群体看,人才难得,是人才必有出众之处,而从个体看,人才又有他的独特个性,他们一般不会随波逐流,趋炎附势,但常常对上司不亲不热,敬而远之,虽然这种心理不是一种美德,但毕竟存在于现实之中。大才者常不拘小节、异才者常有怪癖,恃才自傲往往是个通病。人才常常优点越突出,缺点也就越明显。所以,用人不易,容才更难。既是人才,必有他自己的独到见解,必对自己的观点见解及才能充满信心,因而不会轻易附合领导的意见。既是人才,由于忙于求知做事,自然没时间和精力去拉关系,走后门,有的甚至不懂人情世故,有的不知社交礼仪,有时会不顾领导情面,不分场合地点直言不讳,这些恰恰容易被人视为“狂妄”、“傲气”。智慧领导者应该具有容人的度量,善于理解和容忍人才的缺点和短处,肚能撑船,虚怀若谷,不能小肚鸡肠,斤斤计较。
  五、有育才之术
  人的成长与进步,除了自身素质和主观努力之外,处在良好的环境中,并得到领导及组织的正确培养,不能不说是个重要因素。因此,领导的职责之一,是在用人的同时,不忘有意识地进行培养教育。只培养不使用,这种培养毫无意义可言,相反只使用,不培养,则是领导的一种失职。智慧领导者不但有育才之心,还能够研究掌握育才之术,即育人的有效方法,自觉地在工作中循循善诱,启发引导,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注意为下属的施展才能、成长进步提供必要的条件及环境;在下属困惑与挫折时,及时给予不为人知的支持与帮助;不断给下属施加工作压力,以防止他们骄做自满,固步自封;允许和提倡下属犯“合理错误”,让他们在磕磕碰碰中成长进步。
  六、有举才之德
  发现了人才,应当不失时机地举荐出来。这样做,无论与公与私都是大有益处的。看着一个人才的存在而让其白白浪费是最令人痛心的事情。当你真正发现一个人才之后,就应当通过正当途径把他放在适合于发挥其特长的工作岗位上,并且充分信任他,授之以权,因为有职无权是没有办法开展工作的。古语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特别是对一个有特长的人才,又想用又怀疑,那就只能促使他人动心思。当然,权与责也是连在一起的,不论是准,取得成绩要受到表扬和奖励,犯了错误也应当担负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发挥其专长,提高工作效率。
 
                       编辑:高新房 审稿:杨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