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张掖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基层法院: 甘州区 | 肃南县 | 民乐县 | 临泽县 | 高台县 | 山丹县
先进典型
当前位置:首页 » 先进典型

获奖代表如是说丨马慧芸:手持司法之笔 书写为民答卷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张掖中院 发布时间:2023/8/21 10:14:01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今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部分基层人民法庭在推进诉源治理、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保障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创新和提炼总结出了一批工作经验,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部分干警在全省法院“优秀案例分析”“优秀裁判文书”和“百场优秀裁判文书和优秀庭审”评选活动中积极参与,撰写的相关作品得到上级法院充分肯定,取得了优异成绩。为激励先进,树立典型,张掖中院党组对西郊人民法庭、宣化人民法庭记集体三等功;对朱永生等8名同志记个人三等功;对杨祝续等11名同志予以嘉奖。即日起,张掖中院微信公众号将开辟专栏《获奖代表如是说》,一起走进获奖代表,听听他们的心声......

图片

今天作为受嘉奖的个人上台发言,我深感荣幸,也非常惶恐。荣幸来自于组织和同事们给予我的信任和鼓励,而惶恐则是因为在法院系统中有着太多勇于奉献、默默无闻的优秀榜样。我作为其中的一员,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得到嘉奖我诚惶诚恐,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面我就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工作体会向大家作以汇报交流,如有不妥,还请各位领导同事批评指正。

我是2006年底到县法院工作,入院后被分配到民一庭,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应该是每一个法学毕业生的夙愿。与我而言,亦复如是。2010年我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之后开始承办案件,没有了作书记员时审判员的庇护,都要自己独当一面。学着自己驾驭庭审,学会自己接待当事人,第一次主审案件的忐忑,第一次调解成功后的兴奋,第一次汇报案件时的稚嫩,回忆过往,就像发生在昨天,着实让我心生温暖。也正是由于这些经历及组织的严格要求,我才一步步成长起来,曾连续多年被评为院级优秀,先后荣获全市法院系统三等功、亚伟速记第二名,全县公务员三等功等荣誉。

记得刚入院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是满怀不安的,虽然学法四年,但对法院工作完全是一个门外汉,知识恐慌、本领欠缺是我面临的第一道难题。第一次送达法律文书时,居然让被告在原告送达回证上签字,承揽合同案件记录中居然听不懂圈梁、隔断等词语,等等...这让我的压力倍增,尽快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成了我的当务之急。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岗位,我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审判素质和司法服务能力;加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提高自然科学和认知纷繁社会现象的综合能力。在不断地学习积累中,自己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学习让我更快的融入了法院,学习让我提升了本领、培固了底气、收获了成绩、让我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

基层法院案多人少是常态,我们面临着“不是在办案就是在办案的路上”的实际现状,而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更是让许多基层办案人员身心俱疲。我也是一个平凡的法官,个人有时感觉随时处于一种焦虑和焦燥的状态,就像是在无休止的解题,而且还要把每道题答对答好。有时候当事人不信任的眼神、轻蔑的语气、固执的举止会让我心生气馁,有那么一瞬间我甚至想放弃,想调整到一个轻松些的岗位。但一想到我的同事,他们纷纷扮演者不同的岗位角色,常常因为一个表述,绞尽脑汁,反复推敲,加班加点成为常态,熊猫眼、油腻女成为他们的代名词,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同学见了我,戏虐地说:“你的发量怎么越来越少,眼袋怎么越来越大”,我只能笑而不答,他们也许体会不到“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那份坚持。但是,正是处在法院的我们,手持司法之笔书写为民答卷,用实际行动展现高台法院的风采和形象。经历了一些质疑与挑战,我逐渐认识到法官职业虽然苦,但苦中有甜、苦中有乐、苦中有不懈的追求。面对质疑与困难时,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善于从容面对问题,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树立崇高职业信仰的同时,认清现实工作中的阻力与困难,将坚定的法律精神动力化作一丝不苟、孜孜不倦的法律实践能力,耐心倾听、秉公办案,努力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法官。

在取得一点成绩的同时,我在工作中还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刻苦钻研精神;知识的全面性掌握不够;工作做实、做深、作细的力度不够;庭审驾驭能力和调解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问题。成绩代表过去,未来任重道远。今后我将始终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只争朝夕、奋勇当先,努力做出不负机遇、不负时代、不负岗位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