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张掖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8月09日 星期六
基层法院: 甘州区 | 肃南县 | 民乐县 | 临泽县 | 高台县 | 山丹县
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甘州区法院在全省法院传承和创新“马锡五审判方式”现场会上作交流发言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张掖中院 发布时间:2025/8/6 15:12:37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640.jpg

8月5日,全省法院传承和创新“马锡五审判方式”现场会在庆阳召开。会上,张掖市甘州区人民法院围绕传承和创新“马锡五审判方式”、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进行了交流发言。

近年来,甘州区法院西郊法庭将马锡五审判方式与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度融合,坚持“一刻也离不开群众”理念,构建“纠纷预防+联动共治+品牌打造”的三位一体解纷体系,实现了“小法庭”服务守护“大民生”。2023年至今,共受理案件4377件(含司法确认741件),审执结4088件,3名法官年均结案371件,审限内结案率100%,调撤率67%,平均结案时长26天。先后荣获全省“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先进人民法庭”“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基层单位”,“种子法庭”工作经验入选全国人民法庭典型案例和中央依法治国办案例选编,写入最高法院工作报告。

一、践行群众路线,让“马锡五精髓”焕发全新生机。设立全省首家基层法庭诉讼服务站,打造基层法庭“袖珍版”诉服中心样板,把法院搬到人民群众“家门口”“手掌心”,接待来访群众600余人次,现场立案1250件、办理保全鉴定97件、跨域立案24件。常态化开展“流动式”巡回审判,依托背包法庭、农忙晚间法庭、好婆媳和五星文明户上门解纷等举措,深入乡村大院、田间地头现场调解91件,就地开庭72件。坚持纠纷解决、判后答疑、法治宣传一体贯通,设立党员解纷岗3个、成立普法小分队5个,结合邻里小院、四级七天调解法等工作,开展普法赶集、法庭开放日、法治进校园等活动48场次,发送《常见纠纷法律指引》24期3000余份,市级以上媒体刊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遏制高价彩礼等典型案例46篇,让司法活动既依法又走心,既明责又化俗。

二、强化多元共治,以“枫桥经验”巧解基层千结。建立“一村一法官”“一企一法官”包联机制,在金张掖种子交易服务中心等地设立巡回审判点10个,指导成立“和为贵”“春华话事”等特色调解室5个,聘请乡贤、“五老”等兼职调解员39名,协同化解纠纷94件,打造“无讼村”3个。指导镇村(社)53个人民调解组织、813名人民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与辖区乡镇综治中心、司法所及村委会等实现互联互通,超过57%的纠纷在线高效化解。建立辖区乡镇非诉解纷成效月排名、涉诉情况季通报、人民调解员定期培训等制度12项,靠实属地非诉解纷职责。发出司法建议6份,提出乡村治理建议措施23条,协助化解重点信访案件5件,让80余件土地流转、买卖合同等矛盾化于萌芽。创新法庭“分调裁审执”全链条运行机制,组建诉调对接、特邀调解、直接执行等小组,分流案件687件,审前调解725件、督促履行259件,民事新收案件数从年度最高1583件下降至2024年的607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成效显著。

三、擦亮特色品牌,助“农业芯片”孕育希望田野。法庭结合辖区玉米种子占全国市场份额50%的产业聚集优势,设立全国首家“种子法庭”,创新推出“三调一裁、三专一执、五项联动、六种常态”的“4456”工作机制,集中管辖全区涉种案件,助推“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建设。与河西学院联合打造“种子法庭”实践基地和“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研究基地,选聘种业咨询专家8名、专家陪审员11名,为涉种案件审理提供智力支持。积极与辖区党委政府、种子主管部门、种业协会、制种企业、村委会沟通协调,定期会商研判、修订完善玉米种子生产格式合同范本等,为群众提供“种产销”全链条司法保障。深化解纷联动、绿色通道、在线办理、法治宣传、调查研究等常态化服务,促推46%的涉种纠纷审前快速化解。“种子法庭”成立以来,审执结“种业链”纠纷276件,涉案金额2.1亿元,涉种纠纷数量逐年减少,种业发展持续向好,全力守护粮食安全。

下一步,西郊法庭将坚持和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与“马锡五审判方式”的融合实践,为持续深化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甘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