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们撤诉!”
近日,丹霞巡回审判点里,四楼和五楼的两位住户当场递交了撤诉申请。一场因管道被锯引发的激烈邻里纠纷,在立案后第八天,终于烟消云散。
一根锯断的管道,两家停摆的生活
一切始于一声刺耳的切割声。三楼住户因与物业闹矛盾,一怒之下锯断了自家下水管,管道断了,楼上两家的日常生活也瞬间“停摆”。“我们家里已经好几天没法正常用水了!找村里、找镇里,都来调解过,可管子还是接不上。”四楼和五楼的住户情绪激动。此前,村镇干部多次上门,道理讲尽,可矛盾就像那根断了的管道,始终接不上。无奈之下,两家邻居一纸诉状,告到了法院。

法官下沉一线,实地化解心结
“管道不通,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必须尽快解决!”案件一到手,承办法官立刻感到了沉甸甸的重量。她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地查勘管道损坏情况,并联系此前参与调解的村镇干部,围绕纠纷根源与化解路径进行现场商议。
“症结不在管道,而在心结。”一番实地勘察和沟通后,法官意识到,关键是要解开三楼住户心里那个与物业纠纷打成的“结”。
随后,法官拨通了被告的电话。“你别急,有什么委屈慢慢说,我们理解你的处境。”电话这头,法官耐心倾听。“维护自己权益没错,但锯断管道侵犯了邻居权益,这个责任,咱们必须承担。”法官耐心解释道。
一次次电话沟通,渐渐融化了被告心头的坚冰。他的态度从强硬抵触,转为愿意配合,没过几天,主动请人来把锯断的管道重新接好。
巡回审判点里,矛盾烟消云散
经现场确认,管道已修复完好,排水畅通。看着顺畅流动的清水,两位原告舒展眉头:“问题解决了,我们撤诉。”随即递交撤诉申请。被告也诚恳道歉:“以后一定依法维权。”
从对簿公堂到握手言和,只用八天。管道通了,心结解了,三家生活重归平静。这起“锯管风波”的化解,正是“马锡五审判方式”在新时代的生动注脚——法官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司法带着烟火气,才能走进百姓心里。
张掖法院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甘肃省张掖市 邮编:730070 E-mail:gsgyxcc@163.com
张掖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