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张掖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6月22日 星期日
基层法院: 甘州区 | 肃南县 | 民乐县 | 临泽县 | 高台县 | 山丹县
经验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让法治曙光洒满希望的田野 ——张掖中院出台《意见》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张掖中院 发布时间:2022/6/15 8:44:36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2004年至2022年,中共中央连续19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反复强调“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张掖中院积极探索、深入调研,出台《关于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找准司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点、着力点,助力绘就“村美民富,山水相依”的乡村新蓝图。


服务保障涉农产业

做好“产业守护者”

“法庭上的调解员这么一说,我们心里就有底了,我们同意调解协议”,村民们高高兴兴地签了字,拿到了民事调解书,一起涉及13名制种农户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在甘州区法院“种子法庭”成功化解。这是西郊法庭全力打造高效解纷“种子法庭”品牌,努力为辖区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产业守护者”的又一成功案例。

mmexport1655202363159.png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张掖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杂交玉米种子繁育基地,是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绝佳区域,以玉米种业为主导,蔬菜、马铃薯、油菜种业为重点,瓜类、花卉、中药材、小杂粮等种业为支撑的“1+3+N”种子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保障和助推张掖特色农业的蓬勃发展,两级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严厉打击扰乱农业市场秩序、危害农村投资融资环境等违法犯罪行为。五年来,共审结土地流转、玉米种植回收等涉农案件163件,审结植物新品种等涉知识产权纠纷案件2625件,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加强生态司法保护

画好一方“山水画”

沿着祁连山一路向下,极目之处,乡间美丽风景与村庄美好生活正诗意相连……这是初夏张掖乡村的生态美景。为守护好这方丰富的环境资源,张掖两级法院坚持以“护美绿水青山、彰显司法公正”为宗旨,加大对乡村生态司法的保护力度。

225日,甘州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非法采矿案。以非法采矿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

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期间,王某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在临泽县某乡镇直河西侧及自家荒地内开采建筑砂石并私自出售获利,破坏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经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察院、临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认证中心核查、认定,截止案发,王某共非法开采建筑用砂矿4.5万立方米,总价值达19万余元。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法治的守护与保障。甘州区法院集中管辖审理五县一区涉环境资源类一审案件在审判工作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合议庭,构建环境资源案件“三合一”集中审判模式。2021年以来,审结非法占用农用地、乱砍滥伐、滥捕野生动物等污染环境和破坏自然资源违法犯罪案件16,判处罪犯24人,切实服务于绿色生态经济”的河西走廊生态带建设

发挥人民法庭前沿作用

 助力产业振兴

“这个事情困扰了我许久,感谢法院为我们不懈努力去调解,现在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可以落地了!”纠纷解决后,村民老陈的脸上溢满了笑容。

mmexport1655202234040.jpg

4月初,临泽法院鸭暖法庭法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实地勘查,妥善化解了一起土地纠纷案件,确保了当事人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获得群众的好评。

临泽县以建设绿色农业强县为目标,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在传统小枣、玉米制种等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原夏菜、甜叶菊、小杂粮等特色产业。为服务保障全县绿色农业健康发展,加强和规范涉农纠纷审判执行工作,临泽县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纽带作用,深入挖掘司法服务乡村经济的深度在鸭暖法庭设立“枣乡特色土地法庭”。

“土地法庭”着眼于保障特色支柱产业发展,立足“三个面向”、“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传承新时代“枫桥经验”,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延伸司法服务,深入基层、进村入户,主要化解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涉农纠纷,保障玉米制种、高原夏菜等特色支柱产业发展。

2021年,临泽县法院受理种植、养殖回收,土地承包流转、专业合作社、相邻关系等涉农案件112件,涉案标的1300余万元。

近年来,面对多元司法需求的民情,各县区人民法庭主动靠前、延伸职能,全方位助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乡村振兴,“种子法庭”“土地法庭”一批具有本地特色、受群众赞誉的新时代人民法庭在融合发展中焕发生机活力,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推动农村法治建设

 擦亮乡风“文明牌”

“原、被告两家本是邻居,关系一直不错,我们希望通过架起调解这座连心桥,让两家重归于好,也让文明和谐的乡风继续延续。”高台法院宣化人民法庭法官说道。

mmexport1655202451487.jpg

闫某与高某系邻居,双方曾经关系融洽,近几年,因为两家房后道路发生争执,闫某将靠近自己耕地的路边进行削挖,而高某将房后集体预留的公用道路堵塞,双方为此经常发生争执,矛盾逐渐激化。镇、村两级此前进行了多次调处,但矛盾始终没有化解。

法官进行了实地查勘,司法所还邀请了同村对双方历史界线熟悉的几位老社长参与调处。从法理、情理、以及乡规民约方面开展了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最终双方对于界线的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调处人员现场进行定界,至此一场持久的邻里纠纷得到了圆满化解。

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底色。全市法院坚持把执法办案变成普法的第一现场,结合典型案例,开展“巡回审判”、移动审判车下乡等活动,把赡养、邻里纠纷等乡村典型性纠纷案件庭审搬到村头巷尾、田间地头,使农民身边的事成为普法教材,让田间地头成为普法大课堂。线上线下同向发力,让法治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两级法院注重发挥法院官方抖音号功能,越来越多典型案例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搬上新兴载体,成为群众学法明理的“香饽饽”。

2021年以来,全市法院累计开展巡回审理、就地办案等活动500余场,发放普法材料3万余份,受教育群众近20万人次,努力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蔚然成风。

服务乡村振兴是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张掖市两级法院将继续立足审判职能,聚焦群众诉求,不断为乡村振兴提供更优质的司法服务,助力打造乡村振兴张掖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