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法院 赵文娣
十载春秋,法徽在胸前始终熠熠闪光,映照着来时坚定而青涩的足迹。从初出茅庐的执行干警,到踏入审判法官的角色,十年间的岁月流转,铭刻着我由“执”向“审”的蜕变之路——无论执行场上奔忙不息,还是审判台上正襟危坐,守护公平正义的初心从未偏移,十年砺剑,换了战场,继续攻坚。
记得在执行局时,我们依法穷尽查控手段查找到一名被执行人后,因其抗拒执行,我们依法采取了拘留措施。但拘留不是目的,敦促履行才是追求,所以我和书记员两次前往拘留所和被执行人约谈,讲清法理、讲明事理、讲透情理,最终被执行人提出拍卖房产履行债务的意见,我和书记员紧锣密鼓提起司法评估、拍卖和变卖等程序,最终该房产以较好价格顺利变现。后我又积极联系、协调解决税务和房屋欠费问题,最终被执行人主动腾空房屋,新产权人顺利接过钥匙,申请人兑现胜诉权益,案件尘埃落定。由此我深感执行之剑,既需锋利,也需温度。
后来转战审判岗位,角色虽变,攻坚精神依旧。我曾接手一起追索劳务报酬的案子,被告电话如同石沉大海,我连续利用午休和夜晚时间反复拨打,主动添加微信,终于联系到被告,但被告始终以“现在真没钱”敷衍,我未立即反驳,耐心听其讲述经营困难,适时加以引导,让其感受到司法的善意温暖,同时换位思考原告的难处,解开了该案的“心结”和“法结”,最终被告认可欠付事实,并当即付清了欠款。该案从立案到案款交付,仅用时六天。原告领取案件款时,声音哽咽:“我要了大半年了,大年三十都在给打电话,对方不是不接电话就是推脱说没钱,没想到法院不到一周就把真金白银的钱给我领到手了!”他送来锦旗,“执法为民”四个字沉甸甸的,仿佛凝聚着无数普通劳动者最朴素的期盼与信任。
近期一起干辣椒种植回收合同纠纷更显棘手。原告手握合同,却无法明确辣椒重量;被告则咬定货物不合“净货”标准,拒绝收购。庭审时被告虽退一步表示愿收,却在毛货定价上僵持不下。庭后我组织双方到存放现场——仅加盖遮阳网堆放的辣椒在雨水冲刷与烈日暴晒下陆续断裂失色,再拖延损失只会持续扩大。风雨欲来的低气压中,我和原被告一起俯身蹲下,细细分开堆积如山的辣椒:符合标准的、存放受损的、杂质与次品……指尖沾满尘土与干瘪的辣椒碎末。最终在双方见证下对三类辣椒进行分类称重,明确比例。其后我继续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就继续耗下去辣椒品质持续衰减、损失不断扩大的情况和双方沟通。终于,原被告双方经过多轮商讨,达成一致意见——原告按照要求装车送货,被告负责过磅收受。次日,辣椒收交完毕、辣椒款当场付清。辣椒堆旁达成的和解,让悬于风雨中的利益终于安然落袋。
十年风雨,从书记员到员额法官,从执行一线的“执行者”到审判席上的“裁判者”。身份转变、岗位流转,攻坚克难的信念却愈发坚固——从执行现场到审判台前,从法槌落下到田间地头,每一次抽丝剥茧的剖析,每一次倾尽全力的沟通,每一次风雨无阻的勘察,都只为定分止争、实现多赢,将纸面的“权益”兑换成群众手中实实在在的“获得”。
法槌起落间,岁月更迭;卷宗开合处,初心如故。胸前佩戴十年的法徽,其重量早已内化为一种职业自觉——它既是执行路上踏碎荆棘的铁靴,亦是审判台上洞穿迷雾的明烛。从执行利剑到裁判天平,每一次身份的转换,都是对公平更深层的抵达;每一次办案的攻坚,都是为让正义不再悬于云端,而能稳稳落在每个普通人摊开的手掌之上。前方或许仍有无数待解的纷繁绳结,但我深知:只要守护天平的心永不倾斜,纵使关山重重,也必有路通向那正义晴空。
张掖法院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甘肃省张掖市 邮编:730070 E-mail:gsgyxcc@163.com
张掖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